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

五、湳仔村從業人物-廖家賦先生


人造纖維潮起潮落 廖家賦先生 自述


此篇描寫當初湳仔村盛行紡織業的興衰成敗,以及對台灣這片土地的依戀及熱愛。曾經的繁榮,讓村民們富足而衣食無缺,隨著時代的轉變,人口緩緩外流,產業緩緩外移,在熱情逐漸消退後,人去樓空,盛況無法從來。
廖家賦先生,改名為廖浩博,目前廖浩博的公司在紡織廠原址,改為販賣神陀 潤肝寶養肝飲品。Yes詢問村長什麼是潤肝寶,村長說肝草茶與青草茶不同,潤肝寶是顧肝用的。全台灣只有湳仔村兩家在販賣,也是湳仔村的特色之一。

當時湳仔村從事人造纖維,人造纖維達人十五名,所有人姓名:
廖萬火
廖家賦
蕭偉覽
廖萬淺
廖世宗
廖世隧
廖茂吉
廖才郎
廖萬梁
林坤通
廖世輝
李榮明
蕭偉昌
廖坤崇
李榮昌


以下文章由廖家賦先生所寫,描述父親廖萬火先生當時開創紡織業盛況的情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廖萬火先生自幼生長在農村,但從小就有做生意頭腦,認定這能改善家庭經濟。
民國60年時就從事農產品的買賣,因農作物有生產季節,所以有很多空閒時間。因此他常想這樣不行。
在民國68年時,有一次在北斗朋友口中得到生產鬆緊帶的市場需求,於是,就先買十台回來做。從來慢慢擴增到30幾台,剛開始用的是棉紗,後來要生產高品質的產品,須用到人造纖維。當時人造纖維絲很不好賣,於是他就想,那何不從更高的上游來做。經多方打聽,終於找到做機器的工廠,但機器組好才聽說台灣做的機器還沒有人做成功。

當時到縣政府申請工廠登記,縣政府裹也沒人知道人造纖維絲是什麼東西。而原料也必須由日本進口,更重要的是找不到師傅來教。只好以土法煉鋼的方式,自己日以繼夜的在機器旁觀察試驗,累了就在機器旁睡,用了近一年,消耗近20公噸的原料,終於能生產出品質尚可的纖維絲,因在當時利潤不錯,市場需求也大,所以邀請兄侄一起做,當同村有人看到,這事業不錯,也想投入,他都不吝指導,導致全盛時期,湳仔村有15家做聚丙烯人造纖維絲工廠。

在緞帶界,只要提起,一定會講起二崙鄉湳仔村。在民國76-77年時就有機器廠邀他到大陸設廠,他一口就回絕,說:「我為什麼要去教會他們來跟台灣競爭。只要在台灣能生活,為什麼要到國外,留在台灣不好嗎。」可見在當時他就看的很遠。直到民國80年時,因工人短缺等因素,才不得己成為湳仔村最後一個退出聚丙烯纖維絲的工廠。 作者:廖家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廖萬火先生照
花王化學纖維工廠 李榮昌先生 自述
李榮昌先生照
李榮昌先生的文章以圖片呈現如下,可以看見條理及整齊。Yes喜歡把人物們自行撰寫的文章印上來,這樣可以看出作者下筆時的心境,感受手寫與打字的不同。保留手寫的原味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